文/悅生
一句話可以改變?nèi)说囊簧?,特別是一句好的名言更能激勵一個人奮發(fā)上進,在人生的道路使您勇往直前、不畏艱險,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,取得人生旅途上一個又一個的輝煌。
回想我五十一年來所走過的人生歷程,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句名言莫過于“寧靜以致遠,淡泊以明志”這句話了?!皩庫o致遠,淡泊明志”出自諸葛亮的《戒子篇》:“夫君子之行:靜以修身,儉以養(yǎng)德。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夫?qū)W須靜也,才須學也。非學無以廣才,非靜無以成學。慆慢則不能研精,險躁則不能理性。年與時馳,意與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。悲守窮廬,將復何及”!
這是諸葛亮告誡他兒子如何作學問的一封信里說的,這一篇《戒子書》,也充分表達了他的儒家思想的修養(yǎng)。所以后人講養(yǎng)性修身的道理,老實說都沒有跳出諸葛亮的手掌心。
現(xiàn)在是一個信息過剩的時代,也是一個浮躁的時代,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。諸葛亮的這句話同樣對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有用的?,F(xiàn)在社會競爭激烈,生活節(jié)奏加快。一個人能夠安靜下來,看一本書、聽一首歌、寫一行詩、似乎也是一種奢侈。其實,只要寧靜、淡泊,隨時調(diào)整自己的心態(tài),就會活得充實、輕松。
古人講究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”,是把修身放在第一位的。不修身,何談齊家治國平天下?所以一個人首先要加強學習,不斷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修養(yǎng)。
一個人遇到不順心的事,不暴躁,更不暴跳如雷,而是心態(tài)平和,泰然處之,坦然面對,這是性靜。一個人一生應該有目標有追求。為了實現(xiàn)自己制定的人生目標,堅定不移而義無反顧,盡棄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浮躁之心,不追求縹緲無定不切實際的幻想。特別是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,面對聲色犬馬等種種誘惑,無雜念邪念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不因自己的一念之差而飲恨終生。這是念靜。在工作中,在生活中有時難免與人爭論。這時要做到平心靜氣,以理服人。應該考慮如何用事實道理讓別人心服口服,不要頭腦一下子熱起來,把別人不同意自己的觀點當做失面子——“非把他壓垮不可,他敢翹尾巴,我就敢剁!”,此念躁矣。已經(jīng)偏離原先爭論目的了,本來是為了討論為了切磋,是好事,結(jié)果鬧了個面紅耳赤,不歡而散。遭事業(yè)不順,戀愛受挫,家庭糾葛等等這些令人頭疼的失敗失意之事,能以一個良好的心態(tài)去面對,不焦躁,不煩躁。保持內(nèi)心的平靜,情緒穩(wěn)定,設(shè)法尋找解決問題、化解矛盾的方法。這是心靜、意靜。即使在極為憤怒的情況下,發(fā)作之時,能有理有利有節(jié),及時讓自己平靜下來。行事不急躁、不毛躁、不魯莽,摒棄急于求成,壓住陣腳,穩(wěn)扎穩(wěn)打,努力思考并實施最佳策略而致勝。這是行靜。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可謂深得這句話的真諦。他不僅是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,還把這句話用在了的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。比如在夏天天氣炎熱、學生煩躁的時候,他要求學生靜下心來,心平氣和,自然就不會感到熱了,他說“心靜自然涼”。的確如此,這就像練氣功一樣,只要拋開“熱”這個雜念就不會感到那么熱了,也才能靜下心來學習。
一個人應該有奮斗目標,但這和淡泊明志是并不矛盾的。俗話說“無欲則剛”,一個人不去追求不屬于自己的東西,就會經(jīng)得起金錢名利等種種誘惑。也才得活得心安理得、活得自在,活得豁達大度,活出一個真實的你,一個實實在在的你,何樂而不為?